蜘蛛蜕皮发生了什么原因是什么情况?
1、首先,要了解皮肤和表皮的结构 (图自URL) 我们的皮肤是由表皮、真皮和皮下组织层构成。其中,表皮最外层是角质层,由5~20um厚的扁平细胞组成;角质层以下是真皮的附属器,包括毛囊、皮脂腺、汗腺等;真皮深部有许多结缔组织神经纤维,这些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支,感觉非常灵敏。而表皮和真皮的连接处,也就是乳头层,是我们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的主要部位之一。(注:以上引用自《皮纹与皮肤科学》第二章——作者:朱正位教授) 所以,当外界温度或湿度发生变化时,通过皮肤的感知机制,这些信号会传到大脑皮层相关区域,再通过反射机制控制汗腺等附属器官的运动以调节体温。
2、然后,来聊聊“蜕皮” 关于蜕皮,在昆虫纲里是常见的行为。比如蝉和蚕,它们都是在幼虫时期取食植物纤维,完成发育后破蛹而出,其外在表现就是脱去旧皮,露出嫩嫩的肌肤,这就是所谓的“蜕皮”。而蜘蛛虽然属于节肢动物,但并不是昆虫,所以并不存在蜕皮现象【真正的】。但就像人类换牙一样,蜘蛛也会更换体表的皮肤,只不过,这些皮肤是被动的从体内脱落,并不是主动“褪掉”。
这主要是因为,体表的毛、须、腺体等附属结构会随着生理变化而长长短短,这时相对固定不动的皮肤就会因为牵拉而形成褶皱,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可能因此产生“蜘蛛脱皮”的错觉。当然,如果身体表面沾染了灰尘、泥砂等物质,也会造成“粘着性脱皮”的错觉。
3、最后,谈谈“蜕皮激素” 这个词可能是从“蜕皮诱导因子(EIF)”演化而来。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,目前发现的影响昆虫蜕皮的激素有几种:保幼素(juvenile hormone,简称JH)、抑素(anti-juvenile homone,简称AJH)和蜕皮素(melotrope)。
其中,保幼素是一种脂质类物质,具有促进生长发育、调控代谢、影响酶活性等多种功能;抑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,对保幼素的释放起着负反馈抑制作用;蜕皮素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,可以通过血淋巴运输,在表皮细胞中发挥作用。 这三种激素之间相互影响、相互制约,从而调控着昆虫的蜕皮行为。